th (17).jpg  

 

帶條紋的馬科動物通常生活在牛虻活動頻繁的區域。 (包括有腿部條紋的非洲野驢。)
最外圈彩色點表示牛虻活動強度。藍色最弱,紅色最強。內圈灰白點表示物種腿部條紋密度,白色最稀疏,黑色最密集。

多份研究表明,落在條紋表面上的牛虻等吸血蠅類遠少於落在統一形狀表面上的。但這還不足以反駁其它條紋假說。他們把其它假說大致上分為以下五類:


經過測試每個因素之後,Caro的團隊發現“並沒有連貫的證據支持偽裝,避免捕食者,控制熱量或是社群交流這些假說。”因為他們注意到,很多因素是相互關聯的。熱帶與亞熱帶都有土狼存在,這結合了溫度和捕食者因素;牛虻有時也會在樹幹上棲息,這結合了寄生蟲和環境偽裝因素。

最重要的還是條紋與叮蟲之間的關聯。以往的研究表明,叮蟲很少會降落在間隔少於5厘米的條紋表面上。所有斑馬條紋都符合這一條件。

“也許這種對叮蟲降落行為的猜想有點模棱兩可,但絕大多數現場實驗都證實條紋能夠減少叮蟲。”Caro寫到。這裡還有個清晰的地理關聯。 “顯然,牛虻與舌蠅的活動範圍與條紋馬科物種很匹配。”

 

可以看到,三個條紋物種恰巧分佈在牛虻和舌蠅活動頻繁的區域,在那裡,每年至少有7個月有叮蟲存在。而與之相反的是,三種亞洲物種,剛好生活在牛虻區之外,並且它們身上沒有任何條紋。

我詢問了Caro關於亞洲馬科物種區域與牛虻區域的現象,他解釋說,這有可能是個巧合。 “我也注意到了這個現象,但是請記住,我們是用7個月連續活動這一標準來測量牛虻區域的,如果改成6個月或8個月,那麼牛虻區域邊界將會有所不同。所以不要過分解讀。”

另外,斑馬並不是唯一受叮蟲影響的大型哺乳動物。作者問道:“為何其它受叮蟲騷擾的物種並沒有進化出類似的防禦機能?”儘管這像是一個蛋雞先後問題,但作者們發現,與其它相近物種相比,斑馬毛髮更少,更沒有亞洲寒冷地帶物種的那種厚實冬裝。

這意味著,叮蟲能夠從斑馬身上吸食更多的血液。所以,不管是為了避免被叮咬,還是為了預防疾病,斑馬都急需一種有效的防範手段。

“我們討論過斑馬是想避免血液流失還是想避免叮蟲攜帶的致命疾病。我們錯誤地選擇了後一種解釋。”Caro在郵件中寫到。 “事實上,在美國東南部,由於缺少殺蟲行動,圈養牲畜們正遭受體重減輕,導致產奶量降低。因此,失血的確影響健康。當然疾病也是。”

研究者們還寫到,條紋不可能是純粹只為與叮蟲作鬥爭,這裡面還有很多變數,也許條紋有其它不會促進進化的功效。例如,斑馬很擅長踢踹,條紋也許能起到威懾捕食者的作用,特別是對那些很難推倒斑馬的土狼們。

事實上研究裡的樣品數量仍有問題:僅統計了少數的馬科動物與數千種吸血蠅類,很難對比它們的活動範圍。

不過,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。正如研究者所說,“馬科動物身上的條紋肯定與叮蟲數量有關。”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耿宏 ibco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